2013年3月27日

起跑點


這幾年,深切感受到,每個人在各方面的起跑點都不同。

我很幸運在語言、節奏、烹飪這些方面有一點天份,因此在相關領域比別人輕鬆一些,不必花費太多力氣。不過,如果要求自己達到專業水準,還是得很努力才行。

在健康方面,我遠遠的輸在起跑點,這一點我自己非常清楚。很多人都問我,看我這麼注重飲食和養生,為什麼身體並沒有比他們好?殊不知,老天爺賜給每個人的體質不同,有人可以日夜顛倒、隨便亂吃,卻壯得像頭牛(至少看起來是這樣,以後會怎麼樣很難說);如果我這樣揮霍自己僅有的資本、惡搞自己的身體,恐怕早就不在這個世界上了。

如今我還需要更努力,比別人多很多倍。

一般想要家庭、孩子的人在我這個年紀已經整天抱怨孩子讓她們多麼忙碌和掛心,而我在感情上狠狠跌了幾跤之後,轉頭看仍舊是自己一個人。我還沒有放棄當媽媽的想法,所以在起跑點遠遠落後之外,必須更努力讓自己的身體可以生育、有體力照顧家庭。因為是自己的選擇,再辛苦都要堅持。

在經濟上也是。

不甘於庸庸碌碌的人生,心裡有一些想法想去實踐,可是礙於現實必須暫緩。「沒有背景、沒有關係就不能實現夢想、做自己想做的事嗎?」有時候會這麼想。別人用錢、用關係可以輕鬆解決的事,我只能一步一腳印,自己摸索、自己想辦法。這也是「為什麼我總是這麼忙」(引用那些無法理解的人的話:p),找房子、形成企劃、製作滿意的產品都要花很多時間、會經歷很多挫折,而且沒有過來人和合夥人可以討論。我很羨慕那些有長輩金援、有另一半或男朋友全力支持的人(精神支持有時候比財力更重要,我已經很感謝家人不限制和阻止我了),可是沒有這些也只好摸摸鼻子繼續努力囉。

換個角度想,我應該要對自己感到驕傲,因為每一分一毫的收入和累積,都是辛苦換來的。

2013年3月21日

白日夢?


身邊堆了愈來愈多關於「家」的書。邊看邊做著我的「白日夢」。

白日夢不只在白天,更貼切的說,是一種對未來生活的想像。

一般人想要的豪宅並不吸引我,超大坪數、華麗現代感不是我的菜,我想要溫暖的「junk style」,像歐洲鄉間的生活:
  • 有塊空地可以種植東西,大一點就種幾棵樹,小一點就種花草、蔬果和香料;
  • 家具以老東西為主體,但要整潔、協調,能自己動手做或改造的盡量自己來;
  • 有足夠的收納空間,家裡不要雜亂擁擠;
  • 良好的採光和通風讓陽光和空氣可以進來,不需要依賴空調;
  • 最好有可以泡澡、放鬆身心的浴缸;
  • 工作室和廚房是最重要的。工作室裡有一張木頭大工作桌,羊毛、布料、種實等各種素材和工具各得其所,讓我可以專心、放心地創作。廚房希望是開放式的、有中島的,有適切的(展示性)收納空間讓收藏的鍋具、廚房用品各有歸屬,不僅能好好做菜、做點心,也讓親友可以參與或在料理的同時能和親友互動。 
  這樣的改造也不錯(網路圖片)

來個浴缸吧!(網路圖片)


 在這樣的廚房做菜心情會很好(網路圖片)

目前的生活空間太侷促,有許多的將就,也有許多可以好好改進但我無能為力的地方。很棒的鍋子、生活用品、裝飾品只能先找地方塞、不見天日,它們也跟我一樣,希望早日找到歸屬的地方。

2013年3月18日

價值



我發現,最近幾乎把新聞媒體「掃版」的幾則新聞有一個共通點,就是「錢」。

一直無法理解為了錢可以做出任何事的心態。有一天,當這些坐擁一大堆錢和財產的人死了,他們能夠把身外物全部帶到另一個世界嗎?即使如秦始皇、埃及皇室奢華的陵墓,其中的金銀財寶往往也只能留在那裡、或被盜走。

殺人滅口太極端,被錢財牽著走的例子卻看過不少。我常常想問他們:你們認為錢財可以買到幸福嗎?還是覺得錢財勝於一切,包括家庭、關係、生活品質等等?有個朋友和她先生名下各有幾棟台北精華區的房子(他們的年薪都是一般上班族的好幾倍),可是夫妻「不太熟」,各自以工作為重心,久久見一次面,「家庭生活」只有在長輩和孩子面前才會出現,共同話題是「買房」(我個人覺得他們比較像是某個買房社團的夥伴>_<)。

有一堆豪宅卻沒有一個「家」,這種生活對我來說是難以置信、本末倒置的。以我現在的狀況,除非找到志同道合的另一半一起努力,否則這輩子再怎麼省吃儉用也買不起那個朋友的任何一棟房子。但對我來說,重要的不是我的財產價值多少,而是生活是不是達到自己要求的品質。

每個人的價值觀畢竟不同。

這些年從國外到國內,觀察到一個現象,就是台灣人似乎比其他國家的人民更在乎身外之物、更不在乎那些看不到或摸不到的事物。 除了上述財產優於夫妻關係並非特例,工作先於健康、名利重於生活也是普遍的現象。是不是整體的政經狀況造成台灣人有較多的「不安全感」呢?

同樣令我不解的,是想要買房子的我面臨的困境。臺灣地狹人稠、生育率愈來愈低,但是房子愈蓋愈多,尤其是高樓大廈取代了原本各有特色的平房或透天厝。蓋房遠遠超過居住的需要,所以空屋率很高,然而買得起的人還是不停地買,其中還不乏中國的資本讓房市炒得更快、更熱烈;而一般的上班族漸漸被拋在另一個極端,好像只能等待房市泡沫破裂的那一天。很可惜的是,不管我買不買得起,許多珍貴的老房子是再也無法重現了,留下的是一幢幢醜陋的龐然大物。如果能像歐洲國家一樣愛物惜物,把整個城市的古老建物保存下來,讓人們好好生活其中,該有多好!

2013年2月8日

心安



拖了一年的國際電話,終於完成。

生命中的大小事,有的自己就能完成,有的得靠他人和老天爺的幫忙。近來我學會對自己不那麼嚴苛,無論結局如何,給自己足夠的時間去盡力,然後交給老天爺。

看了醫生、清空了冰箱、完成了作品集和羊毛氈生活小物、送了出版計畫,可以安心過年了。難得的年假沒有去哪裡人擠人的計畫,打算在家好好整理東西(實踐「斷捨離」愈來愈有心得,也愈來愈上手)、在年夜飯和回娘家聚餐中分享幾道年菜,許下所有遭受不公平對待的人們都能好好生活的新年願望,然後準備好面對未來的心情。

說到年菜,幾個月前就有想法,想做幾道料理給大家吃。這幾天辦公室瘋狂團購(好像要鬧饑荒一樣),我幾乎都沒跟進,一位超級資深的同事直言「妳們沒在煮的不需要」,我笑笑,誰說我沒在煮呢?我只是不喜歡買太多放到不新鮮、喜歡煮給值得的人吃呀。

2013年2月4日

I'm back


我回來了。


三天看完一部日劇,從頭哭到尾,讓我睡不飽又帶著腫腫的眼睛去上班 :p。其實這部戲並不催淚,卻把我的故事活生生搬上螢幕,那些赤裸裸的現實和內心的掙扎,說不出口的、他人不瞭解的,都在編劇的筆下一一浮現。

只是人生並沒有因為有所共鳴而釋懷,也還沒走到happy ending,它提醒了我那些一直在逃避、假裝不存在的事物,從來沒有消失過,時間是最血淋淋的證明,除了樂觀面對別無他法。

正好前幾天重重地跌了一跤,痛的感覺還在。這也提醒了我不要再為別人的人生掛心,也許他們喜歡的人生和價值觀和我相反,也許他們不想做任何改變。

感覺得到痛、爬得起來,是好的。想哭的時候,就在人前努力微笑吧;感到孤單的時候,如果不能跳舞就看書吧。

2012年11月8日

尋找自然


最近想去撿拾秋天的果實和種子,也想挖一些經過大自然培育的土壤回來種花(因為花市賣的培養土太貧瘠),繞了一圈,發現如此簡單的事在這個城市好難!

上網搜尋,大家都推薦大坑,聽說有機會撿到殼斗科的果實,但我不喜歡大坑附近的感覺,攤販、土雞城、紊亂、不自然,所以暫不考慮,另外找到了未曾探訪的太平。太平卻和大坑一樣充滿人為的痕跡,植被多是單調的次生林,換句話說,整座山已經被人換過一層衣服了,缺乏原生林的層次和生命力,讓我好失望。

而泥土呢?生活圈都被水泥和柏油覆蓋,看不到一畦的土壤,就算公園綠地也都鋪上草皮、整整齊齊、植物不時(而且不合時令地)被修剪,只好回北部載了一包花園裡堆肥過的土。

記得有一次,工作的地方(外面有一大片的人工綠地)開了一片月桃花,期待她結成一串串果實的時候能撿(剪)回幾枝,不料花還沒謝植物全被砍頭了,剩下一堆受了傷的、毫無美感的枝條,讓我好難過。那些我最喜歡趴在地上看、綠油油的小苔蘚也常被成片刮除,比起鮮艷的外來種或園藝種,她們才是最美的風景!這卻是一個以自然科學為名的社教機構會做的事。

 
我覺得自己很幸運,經歷過「和大自然為伍」的年代,小時候溪圳、菜園、未開發的荒地就是我們的遊樂場,可惜住家附近的稻田、菜園現在全成了道路和建築,而森林要到很遠很高的山上才能遇到、綠地都是人工的。現在居住的城市,因為執政者只看得到近利、只在乎經濟發展,讓我們生活在一個離自然很遠也缺乏文化的地方。如果能乘著時光機到數十年、數百年以後再回來,看看未來的世界變成什麼樣子,我們應該可以大聲地替子孫譴責這些千古罪人。

2012年10月23日

小轉彎


自從莫名其妙調了工作的單位,也莫名其妙的很適應,因為現在的生活「正常」許多,讓我能夠重新拾起那些被迫暫時停擺的計畫和夢想。

歷經幾個極端的老闆的磨練(有總是放手把事情交給我的,也有連雞毛蒜皮的小事都不肯放手的),現在(有點無聊)的工作對我來說還算簡單。不需要花太多腦力的事情我可以很有效率地完成,大部分的時間留給需要思考的事,也就是自己的事。

所以開始繼續寫書、申請計畫、籌備新生涯,這些事都需要大量的腦力,所以需要足夠的放鬆和轉換才能持續下去。幸好下班以後還有一些自己的時間。可以好好閱讀、好好做菜、好好散步、好好運動、好好陪伴親友、有一些能夠好好沈靜的空白,是一種幸福。


床頭放了一疊的書,有設計的、開店或成立工作室的、建造一個家的、食物的(不只是食譜,還有書寫味覺和嗅覺的記憶)、手作的、文學的、植物的、社會企業的、旅行的......,雖然睡前時間很短,總是很快就有睡意,但總要看點東西才覺得踏實。

依舊忙碌,但不再是單純為了別人瞎忙,而能夠選擇性地忙,而且忙得充實。雖然工作內容仍是「for others, not for myself」,但總是一份過得去的收入;也曾有一些賺外快的機會,但為了彌補過去幾年在情感和工作上受委屈的自己,還是輕鬆點過生活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