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1月6日

練習



去年暑假和姊姊的家中衣櫥大整頓,處理掉好幾箱的衣服,對於偌大且離家之後很少使用的房間沒有太大的改變,但心裡有一種莫名的清爽,之後陸續在生活中實踐了斷捨離的哲學。最近因為台中鳥籠的東西開始感覺擁擠(住在鳥籠裡,高度的收納技巧是必要的),趁著完整的週末把小房間整理一番,送走和改造一些衣服,重新安排空間讓東西一目了然、便於拿取使用,要搬家也會比較容易。

其實是一種人生的練習。

練習未來結婚之後的持家。相對於那些年輕的夫妻,老天爺讓我在等待的時間中事先練習好,避免婚後適應期的混亂。(那麼成為我另一半的人會很幸福喲!)

也在與人的相處中練習。在不喜歡的工作中練習忍辱、練習超脫;在愛情的困頓中練習爭吵、練習包容、練習跨越、練習樂觀......。

人生的每一步都不會白走,雖然過程中有痛苦、有失落。我一定會幸福。

2013年11月5日

個人風格


好像是到了台中生活以後,才漸漸成為一個「獨立的個體」,開始思考「個人風格」這件事。

喜歡的居家風格從日雜、鄉村慢慢摸索研究,閱讀、蒐集了很多資料。如果給我一間房子,現在的我會把loft、recycled & handmade、natural & simple結合,打造一間充滿時間感卻又明亮、乾淨的空間。現在就只欠東風------錢------啦!(笑)

像這樣的風格

穿衣風格比較好辦,一件衣服從幾百元到幾千元,還在能力所及的範圍。說起來是個很節儉的人,很多衣服從小穿到現在(「因為也沒什麼長大:p),這兩年才慢慢處理掉一些破舊的、過時的、不適合的衣服,讓不太大的衣櫃裡剩下一些好搭的基本款和有特色的款式,更重要的是,漸漸突破以前保守而固定的搭配,發現新的排列組合可以很好看或很特別。常常被媽媽唸「不要太省啊!偶爾也去買件新衣服吧!」的我也不是不喜歡買衣服,只是去夜市或百貨公司逛了一圈往往空手而回,畢竟我不喜歡趕流行、跟大家一起穿「制服」;比較喜歡個人工作室設計的衣服,常常讓人眼睛一亮,而且絕不撞衫,但價位相對也高一點。

真正好的東西、可以長久的東西,值得花多一點的錢購買,這是我漸漸培養出的價值觀,在生活用品上亦然。在能力範圍之內,我會沈住氣等待好東西,也會在看到好東西時毫不猶豫,因為我相信只有少少的東西、但每一件物品都有其價值的人,比擁有一大堆用不到的東西更富有、更幸福。

功成名就


今早看見的一則消息引發了一些感想。

偶爾會看見自己認識的人成了「名人」或當官,通常心裡會伴隨著一種失去什麼的感受,如果和那個朋友還不錯的話。

一起去印度而熟稔的朋友、在美國因一場盛大聚會而認識的臺灣人(不熟)、聽說本來從事社會運動的朋友的朋友(不只一位,都不熟),如今都在政府或半官方機構擔任要職。然後這些本來在社運場合、在其作品中開砲針砭的人說話都開始變得小心翼翼、或變得安靜。

這又讓我想到最近上映的「看見臺灣」(我還沒有看過),在一堆感動聲中開始有一些不一樣的聲音,其中一篇評論這麼說:「『看見台灣』強化了我們相信的台灣是被哪些產業所破壞的,這是我們所看見的台灣。強化了我們對生計經濟對環境造成的破壞是有等級之分的。所以「高科技」污染在片中以一句話帶過,五輕、六輕等等石化工業在這個「看見」中消失。......片尾出現了一連串高科技公司的贊助,我當然就知是怎麼回事了。

我腦海中突然浮出「拿人手短」、「既得利益者」這些字眼,雖然不一定貼切或正確,但喊著土地正義的人私底下或後來也在台北投資房地產、 換了位置也換腦袋的真實例子屢見不鮮,在一個染缸中要有多大的抗拒力才能繼續做自己?